中国报道讯(记者李毅曹琳文)时间回放:2010年11月8日地点:江苏省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邹氏兄弟以板雕王羲之《兰亭序》、八大山人《弇州山人诗》、张旭《古诗四帖》、三希法宝《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等作品经大会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定。邹双印、邹双勇“板耕斋”匾额书法板雕荣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勾形刀法”技艺的独创性获国家科技部查新认证。消息传出,轰动了江西安义……

“板耕斋”匾额书法板雕荣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

江西安义是著名的雕刻之乡、诗词之乡、唢呐之乡、铝材之乡,地处南昌西郊,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海昏候刘贺选“地义人安”之地建立海昏县,此地,堪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曾出现过驰名江南的凝集赣商文化的千年古村;被慈禧太后御笔为“龙安昭佑”、颇具传奇色彩的圣水堂;明朝宰相谢懿夔;民国时期东北九省行辕主任熊式辉;誉满江南的黄洲雷湖书院的著名诗人“安义四洪”;“世大夫第”中国书协副主席黄亮……

千年古县江西安义

“板耕斋”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传承人,邹双印生于1963年,大专学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邹氏兄弟匾额书法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江西省技术能手、高级技师、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市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南昌市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南昌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安义文联常委、安义书画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鼎湖柏树小学校长。

传承人邹双勇生于1965年,大专学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邹氏兄弟匾额书法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江西省技术能手、高级技师、南昌市十大最美基层文化工作者之首、江西省十大最美基层文化工作者之首、南昌市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南昌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安义书画雕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鼎湖清坪小学校长。

“板耕斋”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传承人邹双印(右)邹双勇(左)工作照

在安义南昌技师学院邹氏兄弟匾额书法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记者见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誉为“刀笔书法中国第一刀”的板雕书法艺术大师邹双印、邹双勇先生。在邹氏板雕书法技能大师工作室里,映入眼帘的是王羲之的《籣亭序》、《平安帖》;康熙、乾隆的御笔福、寿等;仿真水墨写意拓印画八大山人《孤禽图》;宋代米芾的《珊瑚诗帖》、《醇化阁帖》;清代《三希堂法帖》;毛泽东诗词……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王羲之《兰亭序》

邹氏兄弟匾额书法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部分作品

宋代米芾《珊瑚诗帖》

著名书法家启功书画研究院院长杜伟先生为邹氏兄弟题字“邹氏刀笔中国第一刀”

邹家的百年老字号“板耕斋”以书画雕刻为业,自明朝中叶传承至今五百多年,兄弟俩自幼随父亲邹寿卿(盛福)母亲周淑香学习书法、绘画、金石篆刻、拓印。青年时期,足迹神州名胜之地,拓印了许多珍贵匾额、碑文书法资料,同时向各地民间艺人求教。特别是在匾额书法雕刻艺术上,独创平面白文“勾形刀法”,改变了传统刀法笔画,两侧正切切面小,槽内较暗,艺术感染力不强的缺陷。该刀法与传统的平面白文“V”形刀法相比极大限度地把切面表现出来。另外,由于刀法特点,能把刀法的“飞白”、“折皱”等从纸上移到木板上,而且能把粗细与轻重笔画以刀刻深浅再现,同时还能还原运笔使转与折皱,从作品中可以体会到毛笔书写时运笔的情境,呈现的线条就像“动态的书法”,并将原作的形、神、意、势及书法家饱含在墨韵中的情感更加传神地表现出来。书法和水墨画雕刻仿真拓印的工艺特征是:把历史名家传世珍作反刻在木板上,然后用类似原作的宣纸、墨汁和印泥拓印,拓印作品与原作相比有异曲同工之美,再现精品佳作的艺术神彩。邹氏板雕书画法线条自然流美刀刻精到,复制形象逼真,可谓刀中见笔,气韵生动堪称板雕书法的杰作,引人细细观味。

邹氏百年匾额——板耕斋(皇清咸丰八年岁在戊午冬月吉旦邹公立)

邹氏老宅基地百年石刻——板耕斋(清道光十年春吉旦)

邹氏百年老匾额

邹氏百年老匾额

邹氏百年老匾额

经过邹氏兄弟的传承与创新,板耕斋书画雕刻工艺特色,有“二大类十大特色”。

二大类:一是刀笔书法;二是雕版书法及雕版写意画拓印。十大特色:一是匾额刀笔书法特色;二是乌木刀笔书法摆件特色;三是刀笔书法镇纸特色;四是根兜刀笔书法特色;五是茶台刀笔书法茶诗特色;六是佛经刀笔书法特色;七是陶瓷刀笔书法特色;八是水墨写意版画仿真拓印特色;九是雕版书法仿真拓印特色;十是雕版书法手工苎麻布拓印特色。“二大类十大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大类

(一)刀笔书法

“刀笔书法”特征是:刀锋随着笔锋转,笔尖行处与笔肚行处刻成斜面“勾”形。由于“勾”形刀法特征,运刀如运笔,笔画深浅变化符合书法的法度,展现出毛笔的写意,还有,“勾”形笔画至使转处形成艺术折皱,产生立体动态美感,逼真再现书法的形态、神韵、笔意、笔势及书法家饱含在墨韵中的情感传神表现出来,达到了刀笔的完美统一。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作品王羲之《平安帖》

(二)雕版书法和水墨写意画仿真拓印

1、雕版书法仿真拓印

宋代的《醇化阁帖》、清代的《三希堂法帖》,是汇集历代书法名家墨迹,描模后雕刻拓印而成的法帖,无论是雕刻精度还是拓印质量,都代表着中国的最高水平。不过该雕版拓印是以正字雕刻成白文拓出黑底白字,或反雕刻成阳文拓出墨字。该雕版拓印对纸、墨、印的颜色不求与原作一致,但字、印同色。板耕斋雕版书法拓印,注重纸色、墨色、印色合一,拓印的作品似同真作。

2、雕版水墨写意画仿真拓印

木版画起源于我国唐代,最早见于《金刚般若经》扉页图画《祗树给孤独园》。常见的版画有单色和套色,写意版画属单色少有人知,只有在板耕斋才得见,邹氏双印双勇兄弟传承了这一手工绝活。兄弟俩以朱耷的水墨写意画为再创题材,逼真再现画家珍作的艺术神韵。

十大特色工艺主要体现在:

一、匾额刀笔书法特色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标志,始于秦汉而盛于明清,历史悠久。它集诗文辞赋、书法印章、雕刻装璜为一体,表达人们对美好愿望、真挚追求、伦理观念、愉情雅趣等。匾额分旌表贺颂、园林建筑、商铺招牌、堂名号第四类,是过去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缺的部分。由于历史变迁和新的生活观念,人们的审美有了新要求,板耕斋与时俱进,匾额制作由过去漆色单调的大屋大匾,开发出漆色多彩、纹色天然适合现代屋宇的精美匾额。匾额书法精选历代名家传世珍作刀笔书法技法“勾形刀法”雕刻,把书家运笔的飘逸、撒脱、遒劲的生动美感,立体再现出来,满足了人们对艺术的个性需求。匾额刀笔书法集工艺性、艺术性和独特性,因而在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一举获得金奖!

难得糊涂

王铎《豹奴帖》

赵孟頫书法《陋室铭》

张芝《今欲归帖》

郑板桥《难得糊涂》

王珣《伯远帖》

百年刀笔——静中滋味自甜腴民国元年板耕斋作品

二、乌木刀笔书法摆件特色

乌木,有植物木乃之称,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木”。乌木形成的条件是地震、泥石流、山洪暴发,把有香味且油性足的树木埋入水中的泥沙底下,在高压缺氧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经千万年形成。乌木有镇宅辟邪之说,还有吸收甲醛的功能,倍受珍爱。乌木千姿百态,造形生动,是木之精华,刻上书法名作,做成桌上、架上和地上摆件,既有艺术性又有趣味性,是天然环保艺术品。

八大山人书法

李白《上阳台》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小佳帖》

雍正书法

三、刀笔书法镇纸特色

镇纸,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压纸工具。艺术镇纸是板耕斋与众不同的特色。板耕斋以书法名家、帝王将相的楹联书法精品,雕刻在镇纸上,做成品位高雅的艺术品,既是工具,又是挂饰艺术品,可提升艺术家的创作情趣。

刀笔书法镇纸乾隆御笔

四、生态根兜刀笔书法特色

根兜,造型天然、形态万千,它象鹰、象虎、象佛、象神、象花、象鹿、象……,人们用于雕刻形象物、茶台等。板耕斋的根兜雕刻特色是:选择与根兜造型相应内容的名家书法,不破坏形体雕刻,使书法内容与根蔸融为一体,根兜更加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其艺术美感和艺术内含大为提升。

王羲之《平安帖》

五、乌木茶台刀笔书法茶诗特色

苏东坡、黄庭坚、郑板桥等书法名家,留下了许多精美催灿的茶诗书法,邹氏兄弟俩创作的茶台刀笔书法茶诗,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如:郑板桥茶诗“盆江江口是我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士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枝紫荊花;吸来江水烹新茗,卖尽吴山作画屏”。这样好的茶诗如同美洒佳淆,给品茶者增添了雅兴,并提升了茶室品位。

黄庭坚茶诗书法

米芾《道林茶诗》

清郑板桥茶诗书法

郑板桥茶诗书法

六、佛经刀笔书法特色

佛经,可正人身心、赐人福报、消灾弭祸、长人智慧。历代高僧大德的佛经墨宝,是弘扬佛法的重要法器,板耕斋刀刻再创成艺术珍品,扩大佛学文化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从艺术中接受善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弘一法师书法

七、陶瓷刀笔书法特色

历代传世书法作品,用“刀笔书法”技法雕刻在陶瓷上,这是陶瓷书法雕刻特色,为陶瓷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陶瓷刀笔书法独特魅力,对传播陶瓷书法雕刻文化,具有着重要意义。

陶瓷刀笔书法作品

八、水墨写意画雕版仿真拓印特色

水墨写意画雕刻难度大,仿真拓印的难度更大。特别是手工雕版仿真拓印八大山人花乌,其枯笔雕刻易板滞,墨色的浓、淡、枯、焦、清的拓印层次及过度色不易把握,少有人尝试。板耕斋邹双印邹双勇用手工技法,还原了八大山人水黑写意画的真容。雕版仿真拓印方法是:把原作反画在百年以上长满油的老香樟板上雕刻,拓印作品纸、墨、印及拓印效果如同原作,把八大山人画作的笔情恣纵、不拘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的画作真趣如实再现。在2013年“江西省旅游创意产业博览会”上,雕版仿真拓印作品八大山人《鸟》,获创意一等奖。来江西的客人带回的不仅仅八大山人画的仿真拓印作品,真正传播了江西本土文化,铸造和唱响了江西文化品牌。

八大山人《孤禽图》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鸟》(1)

八大山人《鸟》(2)

九、雕版书法仿真拓印特色

名家书法珍品都藏于馆阁、密室之中,难以面见,板耕斋用纯手工雕版仿真拓印工艺还原作品原貌,满足了人们对珍品书法的艺术需求。板耕斋的书法仿真拓印的独特之处是:常见的翻墨拓印对纸色、墨色、印色没有严格要求,板耕斋的书法翻墨拓印,要求纸、墨、印,色与原作相同,作品既有原作的真趣又有版画的艺术美感,嬴得了艺术爱好者和藏家的睛睐。

怀素《自叙帖》

八大山人《行楷书轴》

张旭《古诗四帖》

十、手工苎麻布书法拓印特色

苎麻布又称夏布,是我国古老的纺织品,有4700多年历史。手工苎麻布线粗易挪动变形,板耕斋用“纸裱固定”法,让手工苎麻布成为拓印的上等布料,板耕斋拓印的十五米“中国第一草书”巨作《怀素自叙帖》。该作品刀笔流美、气韵生动,精秀古雅,是一件珍贵的传世作品,并获2014年“首届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手工苎麻布书法拓印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板雕苎麻布板耕斋拓印的十五米“中国第一草书”巨作《怀素·自叙帖》

邹氏兄弟手工苎麻布书法拓印

邹氏兄弟将书法作品的形、神、意、势及艺术家包含在墨韵中的情感,更加传神地表现出来,艺术魅力独特,成为当代板雕刀笔书法的杰作,为中国板雕刀笔书法翻开崭新的一页,对推动中华传统工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

“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邹氏兄弟邹双印、邹双勇,不仅用“勾形刀法”还原书法真作,而且用雕版书法和雕版水墨写意画仿真拓印技法,把名家书画传世珍品,作为雕刻复制再创,改变珍品的唯一性,让高雅艺术走进平常百姓家。创新工艺如下:一是匾额创新,以名家书法入匾,有方形、圆形、椭形、扇形等,以“福、禄、寿、喜”传统吉祥图纹题材设计雕个性框饰,精选各种原生态纹色名贵板材,用“勾”形刀法雕刻动态书法,表面用蜂蜡保养,作品框饰寓意深刻,纹色天然,书法名作雕刻后的动态流美,使书家的情感跃然板上;二是镇纸雕刻创新,邹氏兄弟创作的名家对联镇纸,用时当工具,闲时作装饰艺术品,使镇纸艺术化,改变了镇纸只作工具的用处;三是乌木书法摆件,有的乌木既不能作板材用,又不能做雕饰物,按其特征,雕刻名家书法,使生态乌木的内涵更加深刻,填补了艺术空白;四是根艺书法雕刻创新,传统的根蔸只能可雕刻形象物体,而邹氏兄弟在根蔸上雕刻与之内容相关的书法珍品,既丰富了根艺的内容,又提升了品位;五是仿真书法拓印新工艺,把名作临写在木板上,用“凸”形雕刻技法,然后用类似原作的宣纸、墨汁、印泥拓印,还原原作,比现代电脑喷作品更有艺术收藏价值;六是写意画仿真拓印,如:把八大山人的水墨画反雕、拓印,墨色符合原作的浓、淡、枯等特点,展现珍作的艺术神韵,让外地游客方便带走江西的历史文化;七是手工苎麻布(又称夏布)拓印,苎麻布有绘画和书法,拓印是空白,与宣纸仿真拓工艺相似,由于苎麻布有较粗的经纬纹线,易拉动变形,邹氏兄弟攻克了技术难题,创出了品味古雅的新工艺。传统工艺继承创新,焕发了新活力,全国网络主流媒体,各省的网络媒体,省内外报刊杂志和电视广播均有报道,作品获奖频频:2010年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奖金奖(中国文联)、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优秀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梦”全国檀香木雕刻大赛银奖与优秀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首届中国(张家港)长江流域民间艺术博览会“金菊奖”银奖、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银奖(中国农业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铜奖”(中国文化部)等近百个奖励。仿真水墨写意拓印画八大山人《孤禽图》,仿真书法拓印王羲之《孔侍中帖》等被台湾、张家港、苏州等博物馆收藏;作品宋代米芾的《珊瑚诗帖》被江西省美术馆收藏。匾额书法雕刻技艺作为一朵光艳的艺术奇葩被选人中国民间艺术精品馆展出。对弘扬中国刀笔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邹氏匾额书法雕刻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邹氏兄弟的艺术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2年被南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授予“南昌技师学院邹氏兄弟匾额书法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2015年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安义书画雕刻艺术研究会(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2015年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南昌市技师学院(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2009年和2013年均被南昌市旅游局评为“十佳旅游工艺品”、2014被评为“江西省邹氏兄弟匾额书法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南昌技师

学院”、2016年授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政府还为邹氏兄弟建立了千年古村群、南昌技师学院和安义县博物馆等多个艺术展馆。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邹氏兄弟匾额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

邹氏兄弟全国获奖作品

邹氏兄弟全国获奖作品

南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授予邹双印首批南昌市传统技艺大师

南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授予邹双勇首批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

江西南昌技师学院聘邹氏兄弟为客座教授。兄弟俩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把传统工艺:匾额书法雕刻、瓦雕、砖刻、毛线贴画、葫芦画、版画纸刻艺术等,无偿地传授给安义4个乡镇、18所学校、80多位教师、1000多名学生。并在柏树、清坪小学长期开设传统手工艺第二课堂,形成了“学生有技能、班班有特色、学校有品牌”的办学特色。涌现出了邹捷妤、邹雅琪、邹博闻、邹恩希、涂文丞、吴芳琼、熊林玉、张茜、沈国财、王敏、熊诗鹏、徐海涛等许多“小艺术家”。

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牌

邹氏兄弟拓碑怀素《自叙帖》获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证书

“小艺术家”邹雅琪在2014年江西省文化创意活动会上现场创作照

“小艺术家”部分获奖证书

传承技艺

学生作品参加各级比赛,频频获奖。近年来,1人获全国第三届少儿美术大赛一等奖;11人获第五届全国少儿美术大赛金奖;4人获银奖、5人获铜奖;学校荣获全国组织辅导二等奖。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六年级学生邹博闻创作的版画《看鬼子的烧杀》,荣获全国少儿美术大赛银奖,并在央视网、新华网、中国广播网等登载,再次将纸刻艺术、葫芦雕刻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赋予新的内涵。兄弟俩不仅在中小学授徒,还在南昌技师学院、南昌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传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广泛传播。

邹恩希获金奖证书

南昌技师学院“邹氏兄弟匾额书法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承

聚精会神雕刻中的“小艺术家”邹博闻

安义县柏树小学纸刻艺术和清坪小学葫芦雕刻作品展

衷心祝福“板耕斋”匾额书法板雕邹氏兄弟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刀笔书法发扬光大。让中国刀笔书法融入世界!(编辑:张莹莹)

司马南先生收藏仿真拓印作品并合影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作品王献之《鹅群帖》

邹氏兄弟刀笔雕版八大山人作品

邹氏兄弟刀书法作品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作品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作品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乾隆御笔——寿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作品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康熙御笔——寿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八大山人珍作

相约安义齐聚一堂

邹氏兄弟刀笔板雕作品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作品王羲之《妹至帖》

邹氏兄弟刀笔板雕作品

“板耕斋”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传承人邹双印(右)邹双勇(左)

与中国报道网人物访谈栏目副主编李毅(中)合影

邹氏兄弟刀笔板雕作品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作品

邹氏兄弟刀笔板雕作品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作品王珣《伯远帖》

邹氏家族成员与中国报道网人物访谈栏目副主编李毅合影

著名书法家启功书画研究院院长杜伟先生(右)为邹氏刀笔题词“邹氏刀笔中国第一刀”

并与中国报道网人物访谈栏目副主编李毅(左)合影